养生食品带火了梅花鹿养殖的特色产业
近日,笔者来到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灌区红旗农场六分厂的宏德梅花鹿业养殖场,200多只梅花鹿体态秀美、角姿英俊,十分惹人喜爱。说起这些小鹿,那可都是宏德梅花鹿业养殖场老板高培德的“宝贝”,每天他都会早早地来场
从100只梅花鹿到一个产业
19日,在位于连城县文亨镇南阳村的华鸿鹿业梅花鹿繁育基地,记者看到鹿园业主杨汉华脸上写满憧憬:“2008年开始养殖梅花鹿时只有100只,去年底县里把梅花鹿养殖列入现代农业发展的‘三个一万’工程,这一绿色
“养生风”带富梅花鹿养殖特色产业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如今,“养生风”开始盛行。在这种风潮下,梅花鹿进入了大家的视线。鹿茸血可鲜饮,鹿茸片、鹿血酒、鹿鞭可制成礼盒销售,鹿皮能加工成皮衣……一时间,鹿茸、鹿血、鹿肉已经成为
吉林:梅花鹿产业迎来发展的春天
近日,又有一家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向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递交材料,申报以养殖梅花鹿产品作为生产原料的保健食品品种。这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做出“允许养殖梅花鹿及其产品作为保健食品原料使用”规定
衢州:深山放养梅花鹿套种山稻
早听说,在柯城区石室乡,有人在山上养梅花鹿获得成功。“五一”前夕,记者联系上养梅花鹿的叶正福,坐上他驾驶的一辆皮卡,向山里驰去。山路蜿蜒,满眼绿色,行驶了十几分钟,我们来到九龙山上。在一片松树、杉树和杂
梅花鹿养殖前景
1、梅花鹿养殖前景梅花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毛色艳丽,在全身呈红棕色的被毛上,有序地分布点点白斑,状如梅花,因而得名。梅花鹿全身是宝,茸、角、齿、骨、肉、髓、脑、精、血、肾、胆、皮、粪、胎均可入药。尤其是取自公
鹿养殖市场经济效益分析
梅花鹿为群居动物,一群通常为3~5只,多时可达20多只。每年8~10月份开始发情交配。繁殖期间雄兽饮食显着减少,性情变得粗暴、凶猛,为了争夺配偶,常常会发生角斗。一只健壮的雄兽通常可以拥有10多只雌兽,在一个繁殖季节,雌兽可以
九鹿梅花鹿养殖前景市场分析
作为我国传统的珍贵中药材,古往今来被列为滋补上品。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价格暴跌至谷底,下降幅度之大,为历年所少见。如今,鹿茸产品价格终于开始企稳回升,并向合理价位靠拢。现市价为:梅花鹿茸二杠一等已由最低时的1800~190
养鹿的经济效益
一、选择良种鹿:我国驯养的鹿主要是梅花鹿、马鹿、白唇鹿、水鹿等。人工饲养最多的是梅花鹿,其次是马鹿。梅花鹿和马鹿的经济价值基本相同,在鹿茸质量上,马鹿次于梅花鹿。养鹿首先要选择良种鹿,因为高产鹿和低产鹿相比,不
养殖鹿前景如何
去年6月左右, 我国鹿茸销售不畅,大货压在生产者手中, 市上也有一部分库存, 国外也有进口, 冲击国内市场。市场上鹿茸的挂牌价分别为: 花二杠一等3800~4000元( 公斤价, 下同) , 花二杠二等3200~3500元, 花三岔2000~2200
全力推动省梅花鹿产业联盟建设
近日,双阳区组织召开梅花鹿产业联盟座谈会,全区20余家梅花鹿养殖、加工企业代表参加,并表示将积极参与梅花鹿产业联盟,为双阳梅花鹿产业创造新的机遇。吉林省梅花鹿产业联盟是由省畜牧局组织发起的,旨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
在养鹿之路上与鹿同行
他有着一个与知名二人转演员同样的名字,性格上却没有那么张扬,而是充满了沉稳干练。年轻时,他不甘心一辈子扎根农村,以社会人员身份再次入校求学,最终在养殖技术上有所建树。有人说,他为了事业“抛妻弃子”图个
2015年中国梅花鹿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5年中国梅花鹿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缺乏领导与宏观调控由于养鹿获利丰厚,全国各行各业,如农林、畜牧、医药、卫生、厂矿、机关、部队、学校、工商、个体等纷纷建场养鹿。而农、林、药三家对养鹿业争管争利,又推托责任
蚂蟥成了香馍馍 亩产收益可达万元
提起一种水生生物,估计不少人会不由自主地起鸡皮疙瘩:柔软的褐色身子,一般1.5厘米长,它会神不知鬼不觉地吸附在你的腿肚上,扯下便是淋漓的鲜血……水田里是它的“乐园”,池塘里偶尔也能看见它的身影
浙江河姆渡镇:养殖蚂蟥成就致富梦
这几天,家住浙江宁波余姚市河姆渡镇江中村的章如强忙碌不停,一边在10亩水塘四周围栏布网,一边精心孵化水蛭苗种,为5月底放养水蛭做好准备。水蛭,又称牛蛭,俗名蚂蟥,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是国内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水蛭
海盐首例“蚂蟥”养殖户遇挫不放弃巧致富
听过养蚯蚓养蜗牛,但是养“蚂蟥”在海盐却是首例。而在海盐百步镇五丰村,就有着一处颇具规模的水蛭养殖场。日前,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水蛭,俗称“蚂蟥”,种过田的人都知道“蚂蟥”常蛰伏
嘉善科技示范户安山的“蚂蟥吸金路”
日前,在嘉善县金线蚂蟥特种养殖基地里,180亩的水塘里都养殖着蚂蟥。负责人安山戏称,如今的蚂蟥不吸血改吸金了。“蚂蟥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市场价在每公斤400元至600元不等。”蚂蟥俗称“蚂蟥”,在很多
江苏宜兴农民养殖蚂蟥成就创业梦
提起蚂蟥,许多人会不寒而栗,那软塌塌的身子,丑陋恶心,叮上人,不吸饱血绝不松口,让人避之唯恐不及。张国英饲养蚂蟥纯属偶然。一次,他从网上看到一则信息:蚂蟥(学名水蛭)是一种天然名贵药材,尤其对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等病
浙江平湖农民试水蚂蟥养殖
水蛭,当地人都习惯称其为蚂蟥,由于外形和嗜吸人畜血液的特点,让许多人望而生畏。偶然在朋友的介绍下,张杰得知水蛭的药用价值很高,而当前养殖的人少,市场需求却大。去年10月,42岁的他陆续投入资金70多万元,建成45个20多亩的
浙江台州温岭市林德富的蚂蟥养殖基地
如今在农村,养鸡养鸭已再寻常不过,养蛇养鹿也并不稀奇,但说到养蚂蟥,恐怕很多人听了都会摇头说没见过。近日,记者在箬横镇红升村却看到,这种原本让人望而生畏的吸血软体动物竟被人当宠物一样,精心饲养了起来。没错,就是蚂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