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蛋鸡
蛋鸡,指饲养起来专门生蛋以供应蛋只的鸡。鸡蛋是饲养蛋鸡的主要收入来源。跟肉用鸡不同,人们饲养蛋鸡的主要课题是提高鸡蛋质量和保持或提高产蛋量,而并非提高鸡肉品质。2014年上半年全国蛋鸡主产区鸡蛋出场均价为4.01元/斤,比历史同期最高的2011年(均价为3.77元/斤)高出0.24元/斤,增长幅度为6.4%。除1-2月份均价低于2011年和2013年同期外,3-6月份鲜蛋均价创历史同期最高,达到4.20元/斤,其中最高的5月份均价达到了4.60元/斤。
【蛋鸡的养殖,如何提高产蛋率】作为蛋鸡养殖者,我们都希望自己的鸡能够多产蛋,以获得更高的收益。不过怎样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呢?现在,我们准备介绍几个小技巧,帮助您解决这个问题。[ 详情 ]
【蛋鸡产蛋过早的危害,怎样防止蛋鸡产蛋过早】光照对鸡的繁殖机能影响极大。增加光照能刺激性激素分泌,增强卵巢和输卵管的活动机能,促进卵子的形成和加速排卵,对蛋鸡的性成熟、体成熟、产蛋量、开产日龄等都有很大影响,所以对育成期的光照控制非常关键。在育成期,当母雏长到10周龄后,光照时间延长会刺激其性器官的快速发育,造成性成熟过早,对以后产蛋不利。[ 详情 ]
【蛋鸡各阶段饲料配方,配方的具体比例是多少】1、蛋雏鸡饲料配方:玉米61.7%、麦麸4.5%、豆粕24%、鱼粉2%、菜粕4%、磷酸氢钙1.3%、石粉1.2%、食盐0.3%、添加剂1%。2、育成鸡饲料配方:玉米61.4%、麦麸14%、豆粕21%、磷酸氢钙1.2%、石粉1.1%、食盐0.3%、添加剂1%。[ 详情 ]
蛋鸡的利润分析
长期以来,养殖蛋鸡,人们主要关注蛋鸡高峰期产蛋率的高低,而产蛋周期(平均日产蛋量55g/羽以上)的长短却往往被忽视。其实,在蛋鸡品种、饲料原料价格等因素一致的前提下,影响蛋鸡养殖效益最主要的指标是产蛋周期
蛋鸡均匀度差的原因
1、分群饲养在限饲前,对所有鸡逐只称重,按体重大、中、小分群饲养,并在育成期的6周龄、12周龄、16周龄时对种鸡进行全群称重,并按个体大小作调整,将体弱和体重轻的鸡挑出单独饲喂,减轻限喂程度或适当加强营养。
提高蛋鸡生产性能的技术措施
蛋鸡从16周龄起进入预产期,25周龄到达产蛋高峰,为防止产蛋性能下降必须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 2 1 适时转群,提高鸡群的整齐度控制开产日龄使开产适时化,同期化。蛋鸡入笼工作最好在18周龄前完成,
蛋鸡饲养管理要有新思路
1 观念的更新 1.1 建立发育与日龄同步的新观念,改变过去看日历养鸡的错误观念 我们过去养鸡总是看着日历牌去养鸡,划分生产阶段为1~60天为育雏、60~120天为育成、120天后为产蛋,大量的实践证明,这种划分
蛋鸡产蛋为何会无高峰
一、饲养管理方面 1.饲养密度太大。由于受资金、场地、设备等因素的限制,或者饲养者片面追求饲养规模,养殖户育雏、育成的密度普遍偏高,直接影响育雏、育成鸡的质量。 2.通风不良。育雏早期为了
怎样去除鸡舍的有害气体
鸡舍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有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甲烷。在规模养鸡生产中,这些气体污染鸡舍环境,引起鸡群发病或生产性能下降,降低养鸡生产效益。现介绍鸡舍中有害气体的几种清除方法,供参考。
科学饲养提高蛋鸡产蛋率
培育优质健壮的雏鸡,是获得高产的基础。育雏期一定要按相应的饲养手册控制温度和光照。 一般来讲,育雏温度从33℃开始,每周减少2℃,直至 21℃;光照从每日24 h开始,每周减少2 h,至12 h。按常规免疫程序进
如何挑出不产蛋鸡
1、声音触摸鸡时,骚动不安,并发出“叽叽”惊叫的为不产蛋母鸡;紧缩翅膀,蹲伏在笼内,发出“咯咯”叫声的,为产蛋母鸡。 2、看外形不产蛋母鸡比较敏感,易受惊吓,羽毛较整洁光滑,行动迟缓
棚养蛋鸡的环境调控
温度产蛋鸡适宜的生长温度是13℃~20℃,13℃~16℃时,产蛋率最高。因此,暖棚养鸡应加强温度调节,使温度始终保持在适宜范围内,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以免影响产蛋率。 湿度产蛋鸡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0%~55%,一般
给蛋鸡科学补充光照
光照是影响蛋鸡产蛋的重要因素。人工补充光照需要科学进行。主要应注意四个方面: 1、光照要稳定 给蛋鸡补充光照一般从19周龄开始,光照时间要由短到长,以每周增加半小时为宜。当每天的光照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