鸵鸟养殖进入寻常百姓家
长长的脖子,圆圆的身体,大大的眼睛,奔跑起来像在跳“草裙舞”,害怕起来将头埋进沙子里,这就是飞奔在大荒原上的鸵鸟。这样的动物,似乎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但是近年来,随着鸵鸟养殖业的兴起,这种看起来很
农大兽医博士鸵鸟养殖年销近六千万
石家庄市赞皇县的刘福辰中国农业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回乡创业。200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进入了鸵鸟养殖业。现在,他的养殖基地存栏种鸟1500多只,营业额达近六千万元。 要说创业,河北省石家庄市的刘福
竹溪县一农民养殖鸵鸟致富
7月20日,汇湾镇双竹园村农民张伟正在喂养鸵鸟。今年2月,张伟从贵州引进45只澳洲鸵鸟已适应了当地的气候环境,并产下鸵鸟蛋。他大胆追加投资,又运回100只小鸵鸟,目前长势良好。 据悉,澳洲鸵鸟有
鸵鸟的场址选择及栏舍设计
址选择非常重要,要选择在地势较高、排水便利、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位置,土质以沙土或沙壤土为最好。因为沙土或沙壤土有较多的毛细管孔隙、透气和透水性良好,持水性小、雨后不会过分泥泞、易保持干燥。场区
水葫芦养殖鸵鸟 水上害草变成宝
在横县石塘镇,有一个以水葫芦为主要原料饲养鸵鸟的基地,以“专家+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发展鸵鸟养殖,既能带动农民养殖致富,又能有效抑制和治理水葫芦泛滥成灾,该基地就是南宁梦之都农业有限公司横
武汉天价红龙鱼298万 每月饲养成本约千元
一条鱼身价堪比一辆保时捷!2月14日,有市民发微博称,在武汉某花鸟市场内,一条红龙鱼标价近300万元。记者打探确有其事,但这条鱼4年都没卖出去。动物专家表示,虽然此鱼比较珍贵,但标价如此之高,不排除虚高成分。
养殖观赏鱼 “养”出致富路
近年来,坡造镇群众利用当地水质优良优势,大力发展特色观赏鱼养殖产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红的、黄的、白的,一条条观赏鱼挤在一起戏水很是讨人喜欢。养殖这些观赏鱼的人名叫凌嘉湘,2013年2月他承包
龙鱼鱼缸及缸内器材的选择
龙鱼不同于其它的小型热带鱼类,由于其体型庞大,所以鱼缸的大小对龙鱼的生长有着较大的影响。如果您饲养的龙鱼较少或者体形在875px以下您可以暂时饲养在一个较小的鱼缸内(长度1米以内的),但不出半年恐怕就容
榆林小伙养“红龙鱼”当宠物 16万元都不卖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第一新闻》)在榆林,有个小伙养了一条三岁多的红龙鱼当宠物,最近,有人想开价16万元买这条鱼,但小伙说了:不卖! 在榆林市西沙外贸路附近的一家水族店里,记者看到了这条红龙鱼。它
龙鱼如何开缸养鱼
大家在养龙鱼前必须要准备一个已经养好水的鱼缸。俗话说想先养好鱼必须先养好水,所以水质的好坏对鱼儿今后的是多么的至关重要。现把开缸的方法简单地介绍一下。首先我们对准备放鱼的鱼缸进行彻底的清洗消
龙鱼不吃食
龙鱼缸拿来的时候,肯定会出现时间上长短不等的绝食期。这一点好象和一般的鱼类有所不同,而且有时候可能你的环境改变太大,水质的不稳定和鱼饵的不适应会导致长时间不进食。这个问题对那些刚养龙鱼的朋友很头
饲养龙鱼的过滤系统和设备
幼鱼阶段的过滤以简易的上部式过滤器或外挂式过滤器即可,原因是幼鱼的食量及排泄量都小。这种过滤对幼龙鱼又有一种好的效果,即此过滤的出水方式为下冲式,对幼龙鱼有安全效果,并且各鳍也会张开。 中、
饲养亚洲龙鱼的水质
龙鱼适宜弱酸性或中型软水,注意除去水中的氯或氟,如用井水等硬水饲养时,要先把水煮沸,除去杂质,或者用离子交换树脂的过滤设备将杂质去掉,变为软水,才能使用。饲养水水温为24~28℃,银龙、黑龙最适水温为27~28℃。
龙鱼饲养过程中最常见的5种增色方法
龙鱼不菲的价格以及龙鱼爱好者对识别高等级龙鱼知识的缺乏使得一些不道德的饲养者和贸易商设计出种种使龙鱼增色的方法,这些方法使龙鱼在短期内看起很具有吸引力和难以抗拒的诱惑力。 1、使用增色荷
旱卡子滩乡东岸村土鸡养殖欣欣向荣
鲜红的鸡冠,圆溜溜的眼睛,红红的小舌头,走进东岸村土鸡养殖户的家里就可以看到这样一群鸡“咯咯咯,咯咯咯”的叫个不停,6月10日下午县总工会住东岸村工作组组长黄玉平带着记者来到本村的土鸡养殖户
土鸡养殖育雏阶段注意点
土鸡养殖育雏阶段注意点:出壳苗对温度要求较高,特别第一个星期,温度必须要达到三十多度,当然就今天这温度已经很容易了,可大多育雏时都是在二,三月,升温是势在必行的,特别是晚上,一不小心雏苗就会扎堆被压死,晚上睡
三甲街道村民养殖林下土鸡效益高
李龙友养鸡场傍山依水,位处普翁河流域,毗邻蔡石桥风景区,在一片宽敞的樱桃地里。“这些鸡全部是野生放养,饿了食五谷杂粮、青草虫子,渴了饮用山涧泉水,乐了在林间追逐嬉戏,累了在树枝上打盹歇息,绝对是纯天
互联网发展,看江西老李在互联网的推进下发展蓝孔雀养殖赚钱致富
互联网在养殖业上有什么作用呢?互联网的普及,能够为养殖户带来更多的方便和利益吗?下面,请跟随我们农村致富网一起去看看江西省养殖户老李是怎么通过互联网养殖孔雀赚钱,走上了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的。
孔雀养殖开启致富门
养鸡养鸭的人多,养孔雀的却很少。在临川区罗针镇有一个70后,他带着近20年在外从事建筑业积攒下来的资金,回到自己的家乡,从事蓝孔雀养殖,带领村民一同致富。他叫周法发,今年46岁。 周法发出生在罗针镇一
孔雀特种养殖喜获丰收?
日前,随着特种养殖效益的日渐提高,鸸鹋、孔雀等商品价值高、市场效益好的特种畜禽品种相继落户小陶镇,成为该镇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和平村村民冯继荣于2008年2月引进20只蓝孔雀,并于今年继续扩大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