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种植户的“翻倍”收入
“都是电商帮了大忙,葡萄摘下来在土坎边装箱,然后就直接被发往市区,不用出村就把钱赚了。”对于通过电商销售带来的好处,龙超巧竖起了大拇指。今年以来,清镇市政府有效整合本地企业在加工生产、实体网店、品牌
苹果之都栖霞
9月17日,“山海仙境·葡萄酒城”全国网络媒体、知名旅行社烟台采风行最后一站前往“中国苹果之都”栖霞的采风。太虚宫、长春湖、牟氏庄园、奇石博物馆……栖霞秀出自己的&ldq
枇杷种植 使荒山变“金山”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银罗村枇杷种植园里,几位大学生村官在采摘枇杷准备出售。以前该地区多荒山,大学生村官们在改良土壤的同时,引种易管理、效益高的枇杷,使昔日的荒山变成了农民增收的“金山”。 枇杷
枇杷种植鼓起农民腰包
5月16日,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银罗村枇杷种植园,村民们在忙着采摘枇杷。以前,由于该地域50%以上的土地都是荒山或贫瘠地,传统农作物不宜栽种,致使农民增收致富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较好地解决。近年来,纳溪区整合社会资金,通过&l
小柠檬实现致富梦
“我家里今年种植的柠檬出口到了香港和成都的一些超市了,虽说今年价钱比去年少了点,但估计全年就有14万块釴收入。如果说再加上育柠檬秧秧、地里间种 的西瓜和生姜等收入,今年收入15余万是棒棒都敲不脱的。”
糯福乡大力发展柠檬种植
彭桂荣是糯福乡柠檬种植户,从2012年开始种植柠檬,现在柠檬种植面积已经达到50亩,成片的果林已经挂果投产见效益了。他说,柠檬种植每亩前期投入为七千元,第三年开始,每亩的投入就两千元左右,在糯福乡种植的柠檬产量高、品质
猕猴桃是这样炼出来的
是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了味美肉鲜的源泉猕猴桃?原来源泉猕猴桃长在大山里富含硒的土地上,呼吸着山里的新鲜空气,喝着淄河的优质水源,加上保护较好的原始生态环境,这一系列因素“炼”成了色泽诱人、味道鲜美的
白河县木瓜种植人均一亩
2002年,白河县委、县政府通过调研分析、科学论证,结合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和生态环境建设政策机遇,大力发展木瓜产业,从2002年到2014年十二年间,动员全县群众倾力打造中国光皮木瓜第一县成效初显。目前,全县12个镇113个
西充试种台湾木瓜获丰收
“这是什么?结这么多,就像鞭炮似的一串一串的。”9月7日,记者在西充县中岭乡楼子寺村的台湾水果种植基地看到,前来体验采摘的游客看到台湾木瓜挂满树干,惊奇不已,并拿起手机拍个不停。据西充县中岭乡农业服务中
伊宁县鲜食杏走俏中亚
为了使鲜杏这个特色经济林果产业成为果农的摇钱树,该县在保留传统杏品种的同时,引进了耐储运、品相好、产量高的不同时段的早、中、晚熟鲜杏品种。果农阿不都热西提承包了120亩的果园,主打杏树栽植,这两年他陆续引进不同
昆明打造中国甜杏之乡
近日,昆明东川区举行甜杏产品推介会,向与会者介绍了该区打造“中国甜杏之乡”项目进度。目前,东川已种植甜杏7800亩,挂果5300亩,今年产量180吨,为村民创利400余万元,计划明年3月举办杏花节。去年初,云南五谷丰农
鲜食杏实现规模种植
聚乐乡北依采凉山,地广坡缓,独特的气候条件适宜杏树生长。近年来,这个乡在原有种植基础上不断丰富品种,依靠科学管理提高杏果品质,目前已成为大同市品种最多的鲜食杏种植基地,哈密杏、大接杏、贵妃杏、京杏、陕西眉杏、银
百育镇千亩香蕉喜获丰收
8月27日,笔者在百育镇百育村采访时看到,村子里有多个摊点正在收购香蕉;村民们把一车车刚刚新鲜采收的香蕉拉过来销售,现场呈现一派繁忙的交易场面。黄利朝是百育镇百育村15组村民,这几天来她也忙着采收自家香蕉。黄利朝
阜阳农民缅甸种香蕉筑梦
缅甸密支那的一片丛林里,有一片面积5万亩的土地。2011年1月19日,颍州区的韩大军等4名农民,通过转租获得使用权,在此进行农业综合开发。4名阜阳农民谋划着,依托国内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巨大的市场,在异国的丛林中构筑他们的&ld
辽阳市香瓜栽培促增收
提起灯塔市佟二堡镇佟二堡村、东升村,很多人脑海中第一个印象就是想到了香瓜,这两个村栽植香瓜有着20多年的历史,而且栽植的人特别多。据了解,灯塔市佟二堡镇佟二堡村、东升村的土质、水分光照等自然条件,很适合香瓜的生
浦北香蕉价格回升
随着今年中秋、国庆两节的脚步临近,连日来,笔者从浦北县白石水、大成、北通、张黄、石埇等镇香蕉主产区的多个香蕉购销点了解到,该县香蕉田头收购价格有所回升,最高达到了每公斤2.2元,蕉农的心态也从担忧低价收购香蕉或无
十二道沟村香瓜种植促致富
香瓜丰收时节,长白县十二道沟镇十二道沟村集体种植的10亩甜瓜每天有近千斤甜瓜进入市场,为节省支出,村党支部书记吴永菊组织村干部参加义务劳动,进瓜棚,闯市场,村小组干部进村赶集摆瓜摊,她则带队去县城,早晨四五点钟赶早市,
宁安香瓜飘香四海
“兰岗瓜不用夸,甜香解暑爽又佳。名传万里进奥运,世博当数第一家。”宁安的香瓜瓢香四海。每当人们怀着深深的余味谈论兰岗西香瓜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一个人,她就是兰岗镇明君瓜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m
留守妇女刘能玉 种西瓜增收
随着酷暑的即将到来,最令人心痒的水果,莫过于西瓜了。笔者来到泸州市纳溪区上马镇太平村8组321国道边,51岁的留守妇女刘能玉捧出刚从地头采来的一个西瓜,用刀轻划三五下。清脆的声响中,瓜分8块,香气扑鼻。不大会儿,一个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