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羔羊的原则,应当做到三防、四勤,即防冻、防饿、防潮和勤检查、勤配奶、勤治疗、勤消毒。接羔室和分娩栏内要经常保持干燥,潮湿时要勤换干羊粪或干土。接羔室内温度不宜过高。接羔室内的温度要求在-5~5C。具体要求是:
一是母子健壮,母羊恋羔性强,产后一般让母羊将羔羊身上的黏液舔干,羔羊自己吃上初奶或帮助吃上初奶以后,放在分娩栏内或室内均可。在高寒地区,天冷时还应给羔羊带上用毡片、破皮衣制作的护腹带。若羔羊产在牧地上,吃完初奶后用接羔袋背回。
二是母羊营养差、 缺奶、不认羔、羔羊发育不良时,出生后必须精心护理。注意保温、配奶,防止踏伤、压死。生后先擦干身上黏液,配上初奶。如天冷,装在接羔袋中,连同母羊放在分娩栏内,羔羊健壮时从袋内取出。要勤配奶,每天配奶次数要多,每次吃奶要少,直到母子相认,羔羊能自己吃上奶时再放入母子群。对于缺奶和双胎羔羊情况,要另找保姆羊。
三是对于病羔,要做到勤检查,早发现,及时治疗,特殊护理。不同疾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打针、投药要按时进行。一般体弱拉稀羔羊,要做好保温工作;患肺炎羔羊,住处不宜太热;积奶羔羊,不宜多吃奶。
产羔母羊在产羔期间,分成三小群管理,即待产母羊群、3天以上母子群、3天以内母子群。待产母羊群夜宿羊圈; 3天以上母子群,气候正常时,可赶到产羔草地放牧、饮水或放在室外母子圈,如羔羊小,可将羔羊放人室内; 3天以内羔羊,应将母子均留在接羔室,如母子均健壮,亦可提前放入3天以上母子群,如羔羊体弱,可延长留圈时间,对留圈母羊必须补饲草料和饮水。
对体弱羔羊、不认羔的母羊及其所产羔羊,都应放在分娩栏内。白天天气好时,可将室内分娩母子移到室外分娩栏,晚间再移到室内,直到羔羊健壮时再归人母子群。
细毛羊和肉用羊的纯、杂种羔羊,吃饱奶后好睡觉,如天气热,卧地太久,胃内奶急剧发酵会引起腹胀,随即拉稀。所以在草地或圈内,不能让羔羊多睡觉,应常赶起走动。天气变化时,应立即赶回接羔室,防止因冻而引起感冒、肺炎、拉稀等疾病。
为了母子群管理上的方便,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应对母子群进行临时编号,即在母子同一体侧(单羔在左、双羔在右)编上相同的临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