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各项创新技术与生态养殖等政策的推广,使“敏盖”绒山羊在养殖市场上大受欢迎,绒山羊养殖户不断扩大。为保护绒山羊优质资源,推进绒山羊标准化生产,提升绒肉产品竞争力,伊金霍洛旗农牧业局家畜改良工作站与苏布尔嘎镇及相关养殖户正对“敏盖”白绒山羊生产性能鉴定工作,全力推进育种核心群系谱档案工作的建立。
自今年4月6日以来,伊旗家畜改良站技术人员与苏布尔嘎镇绒山羊协会相关人员共同开展绒山羊生产性能鉴定工作。通过提前对参加人员统一进行技术培训,制定了鉴定标准与方法。截至目前,已完成苏布尔嘎镇一号、二号、三号、五号、六号养殖园区、毛盖图村2个种羊场的鉴定工作,已鉴定2230只。今年计划在苏布尔嘎镇的27个村展开鉴定绒山羊种羊5000只,最终达到核心群3000只,预计落实完成育种户50户。对所有生产性能鉴定的白绒山羊进行佩戴耳标,建档立卡。个体产绒量、羊绒细度、体重等各项指标都达到合格标准的绒山羊,按照试行的《“敏盖”绒山羊保种办法》,核心群基础母羊存栏数量每户达到10只以上,每只每年补贴500元,达标配种种公羊允许在保种区进行人工授精的,每只每年给予补贴1000元。
待白绒山羊生产性能鉴定工作结束后,将所有数据保存至“敏盖”绒山羊协会,运用专业的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绒山羊个体的性别、年龄、毛色、角型、绒层厚度、绒细、抓绒量、抓绒后体重、体型等指标进行定级,为敏盖白绒山羊新品种培育工作提供第一手基础数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