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致富的故事我们听过很多,这是政策的号召,也与当地政府的扶持帮助有着重要关系。在重庆市大足区,曾经的“贫困户”严加彬致富的故事为村民们所传颂。
严加彬,现年31岁,其父在15年前去世,母亲患有严重的类风湿心脏病,生活十分拮据。为了挣钱,严加彬18岁就去广东打工,后来遇到了妻子王秋慧。2013年,为了照顾生病的母亲,夫妻二人回到老家。没有打工的收入,母亲治病又要花钱,严加彬家的经济条件每况愈下。2014年,考虑到他家的情况,当地政府将他纳入建卡贫困户。
如今,他拥有了宽敞明亮的厂棚、整洁的圈舍、200头
黑山羊……成为大足区宝顶镇古佛村黑山羊养殖户中规模最大的一户,还成了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致富带头人。
这来源于政府的帮扶,也因严加彬知道:仅仅接受帮扶并非长久之计,他一直在寻找赚钱的出路。听说黑山羊的市场前景不错,严加彬动起了养殖黑山羊的念头。他跟妻子商量,从亲戚那里借钱办起了黑山羊养殖场。
“第一年只养了20多头,因为公路不通、资金缺乏、技术不过关,不敢多养。”严加彬说。
然而,严加彬担心的问题还是出现了,因为缺乏养殖技术,严加彬养殖的黑山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没能及时解决,最严重的一次死了5头羊,损失2000余元,严加彬痛心不已。
攻克技术难关成了严加彬首要解决的问题,他自己买来很多养殖方面的书籍学习。2015年,古佛村整村脱贫工程启动,镇、村先后多次安排他到区畜牧局学习黑山羊养殖技术,同时还派出技术人员驻场指导,严加彬慢慢掌握了黑山羊养殖的技术,他最担心的技术问题得到解决。不仅如此,他还获得了5万元“家庭农场”补助、5000元“互助社”资金补贴,用这两笔钱,加上借贷资金,严加彬一下子将黑山羊的养殖规模扩大到了200多头。
“公路通到了我家门口,技术、交通、资金几乎都给我解决了。”严加彬说。当年出栏的商品羊达100多头,销售后纯利润4万多元,严加彬家一举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自己富起来后,严加彬还不忘帮助其他村民养殖黑山羊。村民戴某家有几只黑山羊出现了掉毛的情况,严加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现场对羊的观察,确认这是疥螨病,他开出了治病的“处方”,并亲自指导,没过多久,戴某家的几只黑山羊都治好了。像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对于自己养殖的经验,严加彬毫无保留,并为其他养殖户联系客源。
“我以前也是贫困户,在政府的扶持下脱贫致富了,我希望能用微薄的力量帮助更多的人脱贫致富。”严加彬说,未来养殖场规模将扩大到500头,同时,也会继续带动其他养殖户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