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眼瞅了瞅桌台上那本泛黄的日历,仅剩的薄薄纸张,预示着时光飞逝,来年不远。而就在这逝去的一年里,羊价却未能如愿,依旧像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枝丫,凄凉光景下透着一股摇摇欲坠。

我自己养的小尾寒羊,目前本地市场价格是12~14元一斤,相比今年前半年的羊价,基本没有出现多大的价格涨幅。比起前几年羊价辉煌时期,更是天差地别。
随手翻看了下其他地区的羊价,全国地域各有不同,但羊价基本大同小异。绵羊价格和我们这边相差无几,山羊价格在绵羊价格的基础上,普遍高2~3元(部分地区的地方特产黑山羊除外,那是优品,普通人可吃不起)。
如此羊价,利润微薄。对于草料能自给自足或者有固定放牧场所的农村散养户来说,尚还有些蝇头小利;但对于全凭购买草料来维持局面的养羊老板来说,若不能想其他办法多渠道增收,则步履维艰。
真实的养羊人大抵都清楚,每年的冬季,消费者对羊肉的需求量显著增加。本该是羊价和羊肉销售的旺季,而现在却出现了“旺季不旺”的反常局面,究竟谁之过?养羊人有苦难言。
要说“旺季不旺”反常局面的形成,个中原因很复杂,但有两个致命原因不得不提:一是消费者手里没钱;二是活羊销路严重受阻。
反反复复的“口罩”已经三年,致使大部分普通群众收入缩减或者失业。有朋友在上海打工,以往年间月收入9000元,现在直接减半,除去房租等日常开支,勉强维持生活,哪里还有多余的闲钱吃羊肉这种奢侈品?要知道朋友的这种状况并不是个例,比他凄惨者比比皆是。
在“口罩”影响下,各地区的活羊销路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滞缓。本属于大范围流通的产品,现在仅仅只能在小范围内寻找消费群体,价格自然会被进一步压缩。
不说远处,就我们这个西北地区偏远小山村,当前已经居家第九天,离正常出行还是遥遥无期。外面的街道村庄鲜有人见,连出门放羊都被禁止,还哪有走村串巷的羊贩子上门?
肉羊到一定阶段就会停止生长发育,而这时期要让它们多创造价值显然不可能,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变换成等价现金。如今变现难,多养一天又要消耗一天的草料钱,等于变相的亏本,实在不是我们养羊人所愿。
怎么办?
就我这种类似的状况,老实说,已是骑虎难下,进退两难。若提前未雨绸缪准备了一部分草料,尚还能够坚持一段时间,最怕的就是毫无准备下带来的措手不及。
话说不管是放牧养羊,还是自家圈养以及规模羊场的所有养殖户,提前囤积一定数量的草料非常非常有必要!这是从失败当中得出的经验教训,万万不可忽视。
不光如此,羊群数量上也必须开始缩减了。摊子铺越大,越不好收场,赔的是自己的钱,没人会心疼你。就这几年的情况,想要投资做大做强,我看还是算了吧。能守着“老本”赚点小钱,已是最大的夙愿。
当然,说了这么多并不是有意打击咱们养羊人的“士气”,只是事实如此,见不得因为虚假让本就辛苦操劳的那部分人蒙受损失。既然选定了这个职业,没啥好抱怨的,想办法尽可能压缩成本,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也许就能迎来转机。
熬吧!冰雪消融日,春暖花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