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来,天峻县畜牧业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1号文件和全省全州农村牧区工作会议、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牧业增效和牧业增收两大目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狠抓接羔育幼和防灾保畜,全县畜牧业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
一、工作进展。
截止目前,全县各类牲畜存栏91.26万头(只),共产仔畜35.56万头(只),育活32.01万头(只),仔畜成活率90%,较上年同期提高0.01个百分点;成畜死亡0.49万头(只),损亡率0.73%,较去年同期下降0.04个百分点;出栏牲畜7.23万头(只),出栏率10.8%,较去年同期提高0.01个百分点;出售牲畜5.62万头(只),商品率8.4%,较去年同期提高0.02个百分点。
一是强化动物疫病防控,狠抓免疫注射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和“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的原则不动摇,认真落实全县畜疫防治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组织召开了全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防疫工作动员会,全面安排部署了2015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并与各乡镇签订了《2015年度动物防疫双轨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责任、落实了任务。上半年,共预防注射各类疫苗(菌苗)181.37万头(只、次),其中口蹄疫灭活疫苗91.52万头只,免疫率达98%以上。绵、山羊内外驱虫100.8万只次。加强对肉食品等监督检查力度,实施产地检疫牛280头、羊1012只;屠宰检疫牛160头、羊772只、生猪143头;运输检疫牛120头、羊240只、绒毛32吨。检查肉类产品280.9吨,监督检查屠宰场、肉类市场、饭馆等118次,查处违法案件4起。积极开展了引进仔猪雏鸡、兽药饲料等专项整治活动,净化了市场,确保了肉食品安全。
二是优化畜牧业结构,大力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继续推进良种工程建设,突出抓好藏系羊、高原牦牛、柴达木福牛等特色产业,做精做强特色产业经济带。在新源镇、生格乡、快尔玛乡、龙门乡开展藏系羊本品种和牦牛选育工作,计划选育鉴定种公羔2000只、周岁种公牛650头,目前做前期准备工作。推进柴达木福牛产业发展,生产福牛犊403头、安犏牛犊53头。目前,存栏母犏牛2814头、公黄牛55头,西门塔尔种公牛38头。
三是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组织召开了全县生态畜牧业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了2015年全县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并与各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签订了《2015年天峻县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重点工作目标责任书》。巩固和完善62个牧业村生态畜牧业建设成果,认真总结推广生态畜牧业建设多种模式,引导16个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在木里镇佐陇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等11个合作社开展大学生村官领办工作、江河镇赛尔创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等11个合作社开展能力提升示范创建工作、舟群乡措尔江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等4个合作社实施能繁母畜补贴工作。在江河镇居日玛滩种植一年生燕麦草2500亩。制定了《天峻县2015年虫草禁采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并与各虫草资源乡镇签订了《天峻县2015年虫草资源管理目标责任书》。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发放《禁采通告(双语)》600余份、宣传画册100份,悬挂横幅5条。加大草原纠纷调解工作,共调解草场界线纠纷71起,其中乡界2起、村界12起、户界55起。
四是加大牧民技能培训,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紧紧围绕发展特色畜牧业、生态畜牧业的需要,整合新型职业牧民培育工程资金,突出抓好合作社管理人员、村级防疫员以及草原日常管护员的培训,完成牧民技能培训1000人(次)。
五是项目工作稳步推进。续建项目12项,完成投资640.69万元;新建项目63项,总投资29079.14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3537.11万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牧区畜用暖棚、草地围栏、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薄弱,制约现代畜牧业发展。“十一五”以来,我们结合农业综合开发、畜用暖棚等项目,建成了一批畜用暖棚、储草棚、牲畜疫苗注射栏、草场围栏,但根本上未能实现全覆盖,牧民群众需求量仍然较大,水利建设滞后,抵御干旱灾害的能力不强。
二是牧民组织化程度低,加上牧民融资难,制约了合作组织后续产业发展。畜产品加工企业和合作组织规模小、产业链条不长,且牦牛、藏羊等原材料大多季节性、集中出栏,原材料短缺,生产周期短。畜产品加工处于初级产品粗加工水平,高端畜产品开发滞后,畜牧业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
三是牧民增收空间狭窄,从畜牧业内部挖掘增收的空间狭小,加之牧民整体素质低,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低,持续增收难度大。
四是虽然通过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退牧还草工程、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机制政策的实施,全县草原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由于后期管护难度大,鼠害危害依然严重,加之超载过牧过载,草场退化日益加剧,严重制约着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是抓好重点产业培育,加快牧民增收致富步伐。坚持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料良法配套,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着力提升品牌效应。充分利用天峻优质藏羊、牦牛产地及品种优势,以新源镇为中心,覆盖江河镇、快尔玛乡、生格乡和织合玛乡,打造藏羊有机品牌;以龙门乡为中心,覆盖木里镇、阳康乡、舟群乡和苏里乡,打造牦牛有机品牌。加大有机畜产品基地建设力度,抓紧完成有机产地认证工作,投资700万元,加快有机牧场建设步伐。同时,加快柴达木福牛产业发展并推进良种工程建设。加快繁殖体系建设,重点在扩大养殖规模、技术推广方面再上新台阶,新建柴达木福牛养殖基地5个,完成母犏牛人工授精2000头、牦牛人工授精1000头。完成藏系羊本品种选育2000只、种公牛选育650头。
二是抓好生态畜牧业建设,稳步转变发展方式。巩固和完善62个牧业村生态畜牧业建设成果,继续推广“梅陇”模式发展经验,推进“两个统一”和“两个规范”建设,跨区域组建联合社,进一步壮大合作社规模。提升合作社参与畜产品加工企业的能力,走有机绿色、品牌增收、高端市场路子。
三是抓好保护与建设,促进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扎实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工程,重点抓好总投资846.4万元的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工程草食畜牧业发展项目和总投资1380万元的木里矿区植被治理项目,完成治理复绿390亩、围栏35万亩。积极支持省草原总站在我县的360亩种草试验基地建设项目,全力推进年产10万吨的饲料加工基地建设,为全面推动母畜补饲夯实基础。
四是抓好防控与监管,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落实重大动物防疫防控的行政和技术双轨制,做好秋季集中免疫工作,做到耳标佩戴率和免疫注射率百分之百。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突出抓好生产和监管两个环节,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病和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持续开展禁限用高毒兽药、畜禽屠宰等专项整治,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坚决杜绝屠宰病死畜禽、添加瘦肉精、注水、私屠滥宰等违法行为。
五是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实施好总投资1713.04万元的2014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天峻县牧区灌溉饲草料地建设项目,改善灌溉面积1.05万亩。抓好牧区饮水安全工程,解决和改善5128人饮水安全问题。
六是抓好畜牧业科技推广与应用,不断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继续实施好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培育科技示范户400户。加大良种繁育,牦牛、藏羊高效养殖,藏羊两年三胎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进畜牧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技推广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推广,提升畜牧业信息化服务能力。
七是抓好牧区改革,创新经营体制机制。结合发展实际,重点在稳妥推进草原规范流转、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探索融资担保新途径、创新科技服务等方面下功夫。认真总结和推广草原规范流转试点经验,引导草场以股份制的形式有序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形成互利共赢的运行机制,促进草场向规模集中,提高草场集约化经营程度。积极开展草牧业发展试点工作,推动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和牧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