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参
丹参,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瘕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生于向阳山坡草丛、沟边、路旁或林边等地。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丹参什么时候开花,附泌蜜条件】丹参是夏季重要的蜜源植物,广泛分布在华北、华中、华南等地区,花期因品种和各地气候等而异,但一般集中在4~8月开花。丹参是蜜粉丰富的蜜源植物,整个流蜜期约为15~20天,丹参又是泌蜜量大、稳定的蜜源,一个花期强群可产蜜30~50斤,丰产时产蜜量也达80斤以上。[ 详情 ]
【丹参种子多少钱一斤?附种植方法】丹参种子一般在40~60元一斤,但等级、产地不一样其价格也不同。种植方法包括:1、育苗移植:北方地区于4月份进行条播,播种后覆土,播后浇水,加盖塑料薄膜,保持土壤湿润,约15天左右出苗。2、大田直播:北方地区于4月中旬播种,可采用条播或穴播,播后半个月左右出苗。[ 详情 ]
【丹参是如何繁殖的,有哪些功效和作用】1、产地环境:丹参喜欢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空气湿润的环境下生长。2、繁殖方法:主要有分根繁殖、芦头繁殖、扦插繁殖和种子繁殖。3、功效与作用:现代药理研究,丹参能扩张血管、改善循环障碍,中医里丹参是治女性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腹痛、大量出血的常用药。[ 详情 ]
丹参长什么样子(图片) 介绍野生丹参样子
丹参根比较细长,呈圆柱形,有时会有分枝,颜色为红棕色或紫棕色,外皮紧贴不易剥落,折断面疏松有裂隙,从断面观察,木部的颜色为灰黄色,导管束的颜色为黄白色,呈放射状排列,闻起来有药材香,尝起来有些苦涩,主要产地为我国河北、山西、甘肃等地。
丹参亩产量一般多少斤 种植技术和亩产效益
一般丹参的亩产量和种植品种、种植地、管理方式有关,亩产量在200斤左右,高产的在3000斤左右,干货差不多400到600斤左右,丹参有着较高的药效作用,在我国的市场需求也比较大,对于防治心血管疾病有着不错的治疗效果,因此它的种植前景还是不错的。
丹参种植时间和方法 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丹参最佳种植时间是在秋季入冬和春季3月中下旬,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光照充足的山地和缓坡,土质最好比较疏松,透气能力强,然后将种子播种到土壤中,或者是选择比较好的茎然后剪成小节,然后进行扦插,控制好距离,行距在二十厘米,株距在十厘米左右。
丹参花期是什么时候
丹参一般在每年的4月下旬至5月份开始开花,盛花期在5-7月份,结果期在6月到8月,为保证养分集中于根部生长,除留种外,一律摘除花薹,尽早摘除比较好,并且留种的植株采收完种子之后,要及时将老杆剪除,帮助它再次生长,花期要浇水,保持土壤滋润。
丹参的生长周期是多长时间
拟南芥生长周期短,从播种到收获种子一般只需42天的时间,它喜温暖湿润的环境,空气相对湿度比较高时它才能生长良好,否则结实少,植株容易干枯,适宜栽种在疏松、肥沃、排水性较好的土壤中,最适生长温度为25度左右,有一定的耐寒能力。
丹参种植条件 生长环境要求
丹参喜温暖、阳光充足、空气湿润的环境,年平均气温为17.1度,平均相对湿度为77%的地区是最佳种植区,最适宜的种植温度在18度,生长期间的空气湿度需要在80%左右,适合种植在疏松、肥沃、湿润的沙质土壤中,华北地区在3-4月份播种,黄河流域在农历6-8月份。
丹参长什么样子
丹参是唇形科的一种植物,别称赤参,紫丹参,红根。分布于中国河北、陕西、河南等地,在日本也有分布。丹参叶常为奇数羽状复叶,叶柄密被向下长柔毛,小叶卵圆形,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边缘具圆齿,两面被疏柔毛,小叶柄与叶轴密被长柔毛。
丹参生长在什么地方
我国除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北部高寒地区以外,几乎全国有种植丹参,常见于树林、路边、山坡,喜欢温暖、光照充足、空气湿润的环境,年平均气温为17.1度,平均相对湿度为77%的地区是最优良的种植区,在肥沃疏松的沙质壤土中生长较好,中性、微酸、微碱均可生长。
丹参什么品种最好
丹参是唇形科、鼠尾草属的一种草本植物,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常见的品种有白花丹参、红丹参、甘西鼠尾、紫花丹参等等。它的种植范围较广泛,如果根据产地划分的话,像是四川的中江、山东的莒县以及河南的方城所产的丹参,品质都是非常不错的。
丹参的生长环境及生长地方条件
丹参喜欢温暖、光照充足的环境,年平均气温在17.1度,平均的空气湿度在77%左右生长发育良好,生育期光照不足,气温较低,植株的生长发育不良,适合种植在湿润、肥沃的沙质壤土上,种子发芽适宜温度在18-22度之间,适合在秋末冬初和春季3月中下旬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