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鸭的饲养,管理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鸭蛋和鸭肉的喜爱不断增加,这推动了鸭养殖市场的持续发展。然而,在养殖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特别是在雏鸭的饲养阶段,许多养殖户由于管理不善,无法盈利,甚至会亏损。下面分享一篇关于雏鸭的饲养方法和管理的内容。
雏鸭喂养应该注意什么,以少量多次的喂养方式为主
1、温度:控制好合适温度,同时保证昼夜温差不能过大。2、饮水:破壳后进行初饮,适量加入需要的元素。3、饲料:根据日龄选择合适的饲料搭配,以“少量多次”的喂养方式为主。4、光照:充足的光照可以促进生长和增强抗性。5、密度:根据生长情况、体型大小等进行分群饲养,同时根据长年龄和天气变化等适当调整养殖密度。
雏鸭养殖技术,定期对鸭舍进行清理与消毒
1、育雏准备:准备好充足且优质的全价饲料,放养前需对育雏室、饲养用具等用2%烧碱水进行消毒。2、饮水开食:在出壳后开始活动互啄,就要准备先喂水后开食,注意开食不宜过早与过晚。3、饲养密度:饲养密度要合适不宜过大与过小,冬季密度可适当大些,夏季密度小些。4、疾病防治:定期对鸭舍进行清理与消毒,做好接种疫苗工作。
如何提高雏鸭成活率?掌握三个方法
提高雏鸭成活率,首先要调节好温度和湿度,育雏最合适的温度是第1周31~29℃,之后每周下降1~2℃。育雏期间舍内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其次是保证及时的饮水和饮食,雏鸭出壳24小时后,先喝水,再开食。饲料应定期、定质、定点、勤查舍、勤观察,形成固定的管理程序。最后是要有合理的密度且注意通风。
雏鸭养殖管理技术,有以下三方面
可以建造简单的棚舍,鸭舍外面要有水面,以便鸭子下水,在地面上铺上清洁的草,准备必要的养鸭工具。喂好管好鸭子主要是通过自温育雏,小鸭出壳后14小时到24小时开始喂食,每次喂食都要让鸭子进水。鸭子的放牧小鸭到了5日龄,可赶它下水去活动,10~12天龄后,可以开始放牧,要注意鸭群的调教,适当补充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