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荪的繁殖特征
竹荪和其他担子菌一样,其生活史也是从担孢予萌发开始,经过菌丝生长阶段和子实体发育阶段,直至产生新的担孢子为止。竹荪的有性孢子——担孢子,产生于菌盖外表面上的产孢组织中。当成熟的菇蕾包被破裂,菌盖伸出
利用竹林环境栽培竹荪
(一)栽培竹荪竹荪是一种珍贵食品,味美可口,营养丰富,含有19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据贵州理化测试分析研究中心测定,100g长裙竹苏中还含有色氨酸1mg、鸟氨酸4mg、r一a氨基丁酸4mg、天冬酰氨6mg等。此外,竹荪中还含有多
竹荪高产栽培技术指南
麦秸生料畦栽河南省生物研究所总结的技术要点如下:1.栽培场地选择排灌方便的砂壤土林地,在郁蔽度达80%-90%的林下做畦,畦深15-20厘米,宽40─50厘米,南北走向,长度随投料多少和场地而定。2.铺料播种选干燥不霉的新鲜麦秸,
竹荪粘菌病的发病原因及其防治技术
1形态特征美发菌Comatrichapulchell(C.Bab)Rost,又名美发网。其形态特征为孢囊群生,有时密集,有柄,卵圆形至圆柱形,顶略尖,深褐色或锈色,全高0.7―1.5(―3)mm;柄黑,一般比孢囊短,很少达到全高的一半;囊基膜薄膜质,盘状单生,或一
露天生料栽培竹荪
竹荪俗名竹笙、仙人伞,是我国久负盛名的食用菌。其菇体围罩雪白网裙,形态秀丽,味道芳香,营养丰富,并有减肥,降压。抗病毒等功能,历史上列为“宫廷贡品”。竹荪产品国内外市场销量不断扩大,价格居高不下。2005年8月
竹荪生料免棚多种形式栽培新技术
竹荪被誉为“真菌皇后”,是我国名贵的食用菌。自九十年代初期福建省古田县首创野外荫棚畦床栽培竹荪成功之后,实现了当年春季接种,发菌培养便进入收获期,每平方米竹荪产量干品达250~350克,高产的达500克。生产周
竹荪与粮菜间作套种高效栽培技术
竹荪为名贵食用菌,素有“真菌皇后”之美称。我国人工栽培竹荪始于20世纪70年代,多产于竹源丰富的江南山区。20世纪80年代末期,利用农作物秸秆栽培竹荪获得成功,使北方平原地区人工栽培竹荪成为可能。自2000年
名贵食用菌竹荪的栽培技术
竹荪体态优雅,营养丰富,鲜美可口,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有“真菌之花”和“菌中皇后”之美称。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竹荪又叫竹参、竹笙、仙人笙、竹姑娘和竹鸡蛋等,属担子菌纲,鬼笔科,竹荪属。竹荪
大豆遮阳栽培竹荪技术
竹荪原始栽培以竹屑为原料,栽培产量低(20―30公斤/亩),从2000年起,全国首创采用谷壳为原料栽培并搭荫棚,亩产量提高到120―150公斤,效益提高4―5倍。从2001年起用大豆遮阳栽培,亩产量为100―150公斤,省去遮荫棚,可节约木材3―
稻草替代竹屑种竹荪
近日,笔者从江山市凤林镇农技站获悉,该镇50多亩竹荪已经开采,这批竹荪有70%是采用稻草代替传统原材料竹屑种植的。该镇竹荪研究所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专门研究了采用稻草代替竹屑种植技术。去年在后周村搞了稻草和竹屑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