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蟹
河蟹常穴居于江、河、湖沼的泥岸,夜间活动,以鱼、虾、动物尸体和谷物为食,每年秋季常洄游到出海的河口产卵,第二年3~5月孵化,发育成幼蟹后,再溯江河而上,在淡水中继续发育长大。河蟹的肉质鲜嫩,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味食品。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属名贵淡水产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每到秋天,养殖河蟹进入成熟和收获的季节,同时也进入极易死亡的阶段。养殖户若不注意加强管理、调节蟹池水质,可能因河蟹成批死亡造成重大损失。
【河蟹高效养殖技术要点,投喂的饲料有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河蟹又称螃蟹,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蟹类,属名贵的淡水产品,河蟹是现在非常著名的水产,现在养殖的农民朋友也比较多,因为其养殖投资少,效益高。[ 详情 ]
【应选择冷冻还是选新鲜的河蟹来吃,附河蟹的基本介绍】1、冷冻过后的河蟹营养价值、口感等都不如新鲜的河蟹,选择新鲜的河蟹食用为上。2、习性为常穴居于江、河、湖沼的泥岸,每年秋季常洄游到出海的河口产卵。3、有阳澄湖大闸蟹、盘锦河蟹、固城湖大闸蟹等品种。4、河蟹有散血、续筋接骨和解漆毒功效。5、根据蟹壳、肚脐、螯足、活力、雄雌、用手捏螃蟹的脚等来挑选河蟹。[ 详情 ]
【河蟹死了有毒吗,河蟹有哪些品种】河蟹死了有毒。河蟹品种:阳澄湖大闸蟹,真正的长江区系中华绒螯蟹;七里海河蟹,与“银鱼”、“芦苇草”齐名,被大众称为七里海的“三种宝”;盘锦河蟹,具有盘锦地区独特的盐碱地味,味道鲜美,蟹香纯净,唇齿留香;固城湖大闸蟹,肉质鲜嫩,美味,营养丰富;梁子湖大闸蟹,其养殖水质达国家2类标准。[ 详情 ]
河蟹冬春放养应注意六个方面
大水面放养应以冬放和春放为主,每年的12月和翌年的3~4月份为最佳的放养季节,寒冷结冰时一般不宜放养,以免冻伤蟹种影响成活率。冬春大水面放养河蟹具有水活流畅,溶氧充足,天然饵料丰富等优势,能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大闸蟹秋季养殖育肥管理四要点
目前是大闸蟹长膘育肥的关键季节,也是大闸蟹养殖的最后阶段,为了提高大闸蟹的品质、产量和效益,根据多年来科技指导实践经验,现浅析秋季大闸蟹育肥管理要点。1、科学投饲:保持水深1.2米,调节好水质,保持透明度在35-40厘米。
螃蟹养殖技术及疾病防治技术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属名贵淡水产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河蟹隶属甲壳纲,绒螯蟹属,是一种大型的甲壳动物,身体分21节,由于头部和胸部各节相互愈合,因此全身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二部分。成蟹背面墨绿色,腹面灰白
提高河蟹养殖经济效益
一、蟹池要符合养蟹的生态要求许多蟹池由稻田改造而成,其共同点是在稻田四周人工开挖窄而浅的小沟。从多年的生产实践来看,此类蟹池存在以下不足:1、早春若不及时提高水位,田中央易长出大量旱草,使苦草或轮叶黑藻难以发芽
锯缘青蟹人工池塘精养五技术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俗称青蟹属,为甲壳纲、梭子蟹科、青蟹属动物。其适应性强、生长快、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蟹类。青蟹在我国盛产于长江以南的浙江、台湾、福建、广西、广东以及海南等省沿海地区,自
扣蟹培育技术
目前多数河蟹养殖户因仍采用当年早繁苗当年养成的速成养蟹法,使成蟹上市规格小、品质差、售价低、市场力弱。鉴于此,笔者主张“育扣蟹、养大蟹”的思路,在操作过程中,我们总结出培育扣蟹的技术关键是控制其生长速度。因河
河蟹精养夏季防病措施123
河蟹养殖规模逐渐增大,病害也日趋增多,严重制约河蟹养殖的效益和发展。为有效控制蟹病发生,应贯彻“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方针,减少或避免疾病的蔓延,保证河蟹养殖的高产、稳产。一、改善养殖环境1、理化方法(1)、清除池
梭子蟹发光病症状及防治
病原:病原体为荧光假单胞菌和亮弧菌等发光细菌。主要危害蚤状幼体的各个时期,幼体感染此病后会陆续死亡,严重时死亡率在1-2天内可高达80%以上。症状:表现为幼体活力明显下降,并下沉到水的中下层,摄食量降低,体色白浊或全黑,不
清除虾蟹养殖池中青苔的妙招
不少养虾养蟹的朋友肯定都会碰到这样的难题:虾蟹养殖池中的青泥苔难以清除,且水肥不起来,草长不起来,严重影响了池中虾蟹的蜕壳生长。经观察,这些池塘水质过瘦,清可见底,青泥苔丛生,水草泛黄,生长不旺;经水质检测,个别池塘ph
重庆老汉:50岁转行养殖大闸蟹,20多天卖出9万斤
昔日“红塔大王”褚时健,75岁高龄改行种橙子,以其优质口感和励志故事被誉为“励志橙”广为人知。永川来苏也有这样一位50岁闲不住转行养大闸蟹的人,他叫聂绍祥,今年52岁。大闸蟹正式上市时,他前后用20来天时间,将9万多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