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鱿鱼
鱿鱼,也称柔鱼、枪乌贼,是软体动物门头足纲鞘亚纲十腕总目管鱿目开眼亚目的动物。有淡褐色斑,头大,体圆锥形,体色苍白,前方生有触足10条,尾端的肉鳍呈三角形,常成群游弋于深约20米的海洋中。人工养殖的鱿鱼有的可以长得很大,肉质肥嫩可口。主要分布于热带和温带浅海.
【鱿鱼是不是鱼类,身上没有鱼鳍不属于鱼类】鱿鱼并不是鱼类,而是软体动物。外观:鱼类一般有鱼鳍和鱼鳞存在,而鱿鱼体表光滑无鱼鳞,且无鱼鳍存在。科属:鱼类属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为脊椎动物,而鱿鱼属软体动物门,为无脊椎[ 详情 ]
【鱿鱼产地在哪里,有什么营养价值】鱿鱼产地主要在南北纬40°之间的热带、温带海洋区域。渔场主要分布在西部海域、美国东部、菲律宾群岛中部、暹罗湾、日本九州、中国南海北部、西欧西部和美国东部。鱿鱼富含大量对人体有益元素,能有效缓解人体各种疾病,但患有心血管病、肝病、高胆固醇血症等人群不宜食用,主要捕捞国家有泰国、中国、菲律宾和越南。[ 详情 ]
【鱿鱼干的泡发及食用】鱿鱼是有名的海味品,用它烹制的溜鱿鱼片、炒鱿鱼丝和红烧鱿鱼等,都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鱿鱼干在食用前要进行泡发。其方法如下:先配制碱水,用碱500克,生石灰150克,置于空器中,倒入3-4公斤开水,搅拌溶解后,再加一倍的冷水,冷却[ 详情 ]
鱿鱼细菌性疾病的防治
(1)柱状黄杆菌、曾名柱状屈绕杆菌,菌体细长,柔韧弯曲,大小2~24微米。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生长适温28℃。主要引发鱿鱼的烂皮病,死亡率较高,于春夏季水温20℃—30℃为流行。该菌对磺胺嘧啶、氟苯尼考(科克菌)等敏感。(2)
鱿鱼结核病的防治
鱿鱼结核病感染详述 引起结核病的细菌,分支杆菌和其他品种,经常在鱿鱼身上出现,但是除非环境条件不利,它们不一定对鱿鱼造成伤害。这种细菌能传染人类,所以要当心,通过虹吸管吸水时不要吞下水族箱里的水,维修保养水族箱以
鱿鱼车轮虫病的防控方法
【症状】虫体主要寄生鳃丝和体表,病鱿鱼瘦弱,体色无光,呼吸困难,鱿鱼苗可出现“跑马”(环游不止)症状。病鱿鱼表现为鱿鱼体发黑,打圈、拱边,体表黏液增多,鳃丝腐烂;常引起鱿鱼苗、鱿鱼种的大批死亡。【防控】控
鱿鱼泛池的防治
夏季鱿鱼养殖池塘极易出现泛池,是池塘水中溶解氧不足引起的一种死鱿鱼现象,多发生于5-9月份。一般情况下,天气闷热,阴天气压降低,暴雨过后等,池塘会出现泡沫并伴有腥味,鱿鱼虾常常浮于水面聚集于池边。其预防措施为:1.池水
鱿鱼赤皮病的防治
鱿鱼赤皮病,又名赤皮瘟或擦皮瘟。每年放养及捕捞后最易发病。1.鱿鱼池彻底清塘消毒,并在放养、捕捞、搬运过程中,防止鱿鱼体受伤;鱿鱼种放养时,用5~10ppm浓度的漂白粉浸洗半小时。2.体内给鱿鱼口服磺胺噻唑,连续投药6天,每
鱿鱼发病两大高峰期
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正值春夏之交,气温、水温逐渐上升,一般平均气温高于水温。这段时间鱿鱼类新陈代谢加快,生长日趋旺盛,同时也是水中各种病原生物繁殖的时机,是全年鱿鱼病暴发的第一个高峰季节,应事先做好预防工作,主要
鱿鱼传染病的鉴别
病害感官鉴别 1、疯狂病。身体瘦弱,体色暗淡,鱿鱼体后半部上翘,常在水面打圈。打开头骨可见白点状的粘孢子虫胞囊。 2、舌状绦虫病。腹部肿大,剪开腹部可见体膛内有色带状虫体。 3、复口吸虫病。脑部充血,嘴圈发白,眼球
鱿鱼的繁殖期
鱿鱼有性生殖。一般雄性鱿鱼交配时,会把茎化腕伸到雌性鱿鱼的外套腔里,将小小的精荚,直接送到雌性体内卵细胞的周围。相反,巨型鱿鱼交配时使用的显然是另一种不太温柔的方法。不久前,一只大约15米长的雌性巨鱿,落入澳大利
鱿鱼是怎样繁殖的
鱿鱼生活在离岸不太远的海区。每到春季产卵时,成群的鱿鱼游到近岸产卵。卵都包被在一个棒状的、透明胶质鞘内。常有很多棒状卵鞘基部联在一起,附着在岩石或其他物体上,形状好像一朵白色的花,非常好看。鱿鱼的生殖洄游明
鱿鱼人工孵化技术
鱿鱼是一种名贵海产品。使鱿鱼改变性的特征用人工控制鱿鱼苗的性别,鱿鱼从孵化起到10月龄,雄性鱿鱼体重可达700克,而雌性只有300~400克,因此,专家们正在探讨把大部分鱿鱼变为雄性,使鱿鱼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主要方法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