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泥鳅
泥鳅属底层鱼类,常见于底泥较深的湖边、池塘、稻田、水沟等浅水水域。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池塘养鳅,一般选用水泥池或三合土池,池深70-100厘米,水深50-60厘米,池底铺15--20厘米厚的肥泥,池的面积可大可小,以2-3亩为好。池塘应排灌方便,进出水口均用铁丝网防逃。中国南方稻区广阔,利用稻田养鳅,既节约水面,又能获得粮食,经济效益显著,是高效农业良好的种养模式。
【泥鳅池塘养殖技术,还需要哪些要注意的】泥鳅是一种常见的水生生物,在市场上比较常见。由于富含营养且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泥鳅养殖的范围不断扩大,前景看好。那么,泥鳅池塘养殖有哪些技术呢?接下来了解一下吧![ 详情 ]
【关于养殖泥鳅,技术与养殖方法】泥鳅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在全国各地的淡水中都有它的分布。这种鱼体型较小,身体细长,喜欢栖息在静水底层淤泥中,以浮游生物、小型甲壳类等为食。人们也经常会养殖泥鳅,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养殖泥鳅一亩的收益情况。[ 详情 ]
【稻田养泥鳅技术,疾病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泥鳅是一种属于鲤形目鳅科泥鳅属的鳅类动物。它具有细长、圆筒状的身体,头部小、口小、眼小,嘴角上有须,背部及两侧呈现灰黑色,全身有小黑斑点,并且尾柄基部有一明显的黑斑。[ 详情 ]
泥鳅孵化过程中有水霉一般要怎么处理?
该渔场总面积30余亩,主要以泥鳅养殖为主,苗种自繁,种苗来源于外省,采用人工催产受精繁殖。该渔场目前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孵化过程中的水霉爆发。其次,我们在巡塘过程中,发现塘中催产后的种鳅体表溃烂现象严重,且水质很不好,水面
泥鳅几月份产卵?
泥鳅为多次性产卵鱼类。在自然条件下,4 月上旬开始繁殖,5一6 月是产卵盛期,一直延续到9 月还可产卵。繁殖的水温为18一30 ℃ ,最适水温为22一28 ℃ 。 雌鳅性成熟较雄鳅迟,体长 5 厘米时,雌鳅体内有一对卵巢,体长8 厘米
高温季节泥鳅养殖的水质要怎么管理?
高温来袭,气温急剧提升,池塘水温也提升很快。鱼作为变温动物适应性较差,容易引起一些管理上的问题,为最大限度地降低养殖风险,把高温期鱼塘管理要点与大家分享。一、适当地加深水位,让鱼类有躲避高温、安全避暑的环境,一
现在一亩地能养多少泥鳅?
一亩左右,每亩可放3—4厘米长的嫩苗5万—10万尾。在放苗前应铺施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培育大量的浮游动物作为泥锹的饵料。放苗以后,逐步加强饲料投喂,并追施有机肥料,投喂的饵料主要种类有米糠、豆饼、麸皮、豆渣、蚕蛹粉、
泥鳅有哪些养殖技术
泥鳅是鲤形目、鳅科动物,一般生活在淤泥底的静止或缓流水体内,除了用来做菜,还可以入药,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称为“水中之参”,那么,泥鳅养殖技术有哪些?有刺吗?是鱼或黄鳝吗?和黄鳝哪个好吃?一、泥鳅养殖技术有哪些?1、养殖
常见的泥鳅池塘养殖技术大全?
泥鳅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鱼,被称为“水中之参”,和其它鱼无论外表、体形、生活习性都不同,我国除青藏高原除西藏林芝地区外各地河川、沟渠、水田、池塘、湖泊及水库等天然淡水水域中均有分布,那么常见的泥鳅池塘养殖技术
常见的泥鳅鱼养殖方法主要有哪些?
泥鳅营养价值方法,市场价格稳定,养殖周期短,经济效益也比一般的水产养殖高,泥鳅经过多年的养殖,延伸出多种的养殖技术。那么常见的泥鳅鱼养殖方法主要有哪些?1、网箱养殖模式网箱养殖模式养殖模式要选择在向阳避风的
一亩地泥鳅养殖利润有多少?
一亩泥鳅的养殖效益约为15800元/年。养一亩泥鳅的成本投入包括饲料成本约10600元,正常防疫消毒及调水用品约500元,水电维护等约需500元。泥鳅一般亩产2000斤以上,扣除养殖总成本,一亩泥鳅大约可以赚5000元,而且全国大部分
泥鳅养殖效益分析
一亩泥鳅的养殖效益约为15800元/年。养一亩泥鳅的成本投入包括饲料成本约9600元,正常防疫消毒及调水用品约500元,水电维护等约需500元。泥鳅一般亩产2000斤以上,扣除养殖总成本,一亩泥鳅大约可以赚7900元,而且全国大部分地
泥鳅养殖成本和利润
我国泥鳅在国内外市场上深受欢迎,销路很广,泥鳅适应能力强,养殖方法简单,投资少,节省劳力,养殖效益高,泥鳅的养殖效益肯定是每一位泥鳅养殖户最关心的问题。我国泥鳅在国内外市场上深受欢迎,销路很广。从1995年至今泥鳅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