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蛙
蝌蚪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成体改为以动物性食物为主,成体青蛙的眼睛对活动的物体敏感,善于发现并捕食活动的动物。在国内市场上,更是供不应求,光从食用角度来说,全中国“吃”出来的市场无法估量;又改善了人们生活水平,保护了野生青蛙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环境。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着。
【青蛙会不会挖洞,冬眠前会挖洞】青蛙会挖洞。秋季末期或冬季初期开始,气温逐渐下降,此时青蛙将会提前挖洞,然后在洞穴中冬眠,待到来年春季气温回升后,青蛙结束冬眠状态,开始外出活动。青蛙挖洞时,一般先寻找合适地[ 详情 ]
【青蛙的外观特征,头部扁平眼睛突出】青蛙的头又扁又平,嘴巴较大,眼睛突出,躯干较短。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又被叫做田鸡和田蛙,幼年期叫做蝌蚪。蝌蚪时期的青蛙主要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成年后则主要在陆地上活动。 [ 详情 ]
【青蛙卵养护方法】孵化:将水温保持在20-28℃,经过3-5天蛙卵就会孵化成蝌蚪。蝌蚪期管理:将出膜后的蝌蚪放入原孵化池或网箱中培育,第4天开始投饵,7天后转移至饲养池,20-30天后可投喂水蚤、红虫、豆[ 详情 ]
返乡农民工租田养青蛙
“到今年10月份,我这几个池子里养的三十万只青蛙就可以出售啦!”近日,笔者在社坛镇德盛村六组水产养殖基地采访时,养殖大户李宇高兴地说。 现年30岁的李宇,是该镇社坛村的农民。年轻时就跟随老乡到
大学生回乡养青蛙 年收入4000万
在湖南省沅江市有这样一位大学生,大学毕业5年来,他考过公务员、研究生,也曾在职场上打拼过,但他最终选择回农村养青蛙创业,如今他公司的年产值已达几千万元,不仅自己富了起来,还带动乡亲们致富奔小康,被当地人亲切地称
村干部带头拆猪舍转产养青蛙
“呱呱呱……”此起彼伏的蛙叫声取代了“嗷嗷”的猪叫声,青蛙捕虫让周边滋生的蚊虫销声匿迹。2011年,瞄准商机的高仓村村主任任志青带头退养,从事特种青蛙养殖,在美化环境的前提下
科学养青蛙 致富传佳话
灵山县三隆镇上楼村邱芝芬利用大棚科学养殖青蛙,走出了一条发展特色养殖致富的路子。去年,他养殖商品蛙10万公斤,年产值达120万多元,被当地群众传为佳话。他所创办的养殖基地也成了三隆镇党员致富示范基地。
青蛙养殖技术之动物性饲料解决办法
青蛙养殖技术之动物性饲料解决办法 当前形势下,青蛙养殖比较普遍,然而开发动物性饲料自然就成了重中之重,现在介绍几种途径供广大青蛙养殖户参考 1、人工养殖蚯蚓 在青蛙池塘内的陆地,加入烂水果
青蛙养殖
一、生活习性 青蛙栖息池塘、水沟小河的岸边草丛及稻田中,捕食昆虫,主要是农业害虫,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白天一般隐匿在草丛或水稻田内,晚黑和清晨出来活动。蛙在气温下降到10℃以下时钻入水边或泥土中进行冬
受精蛙卵的人工孵化技术
蛙卵的人工孵化技术:采集的蛙卵应迅速送孵化池孵化,一般每平方米放卵5000粒至6000粒。孵化池水保持30厘米至40厘米深,并以缓慢流动为佳。在水温22摄氏度至25摄氏度时,受精牛蛙卵经3天至4天即可孵化成蝌蚪出膜。牛蛙
青蛙养殖技术
青蛙,俗称田鸡。目前人工养殖的青蛙多为黑斑蛙(土青蛙的一种)。为了解决保护野生青蛙和市场需求之矛盾,目前,在国内很多地方发展人工养殖青蛙,那么人工养殖青蛙的技术都包括哪些呢?请看养殖行业网为大家整理的人工
蛙池建造
美国青蛙又名河蛙、水蛙。原产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后期引进我国,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上等的食用蛙,现已在全国各地推广养殖。主要养殖方式有土池养殖、水泥池集约化养蛙、网箱养蛙及稻田养蛙,由于蛙的天性是捕食活
幼蛙的饲养
强化驯养:用高密度集中圈养可按每平方米100-150只的密度,圈养在内壁光滑,高度1米以上的水泥池中,池水深20厘米左右,在水面上放置饵料台,池内不设陆地,迫使幼蛙上台集中采食和栖息。 诱饵驯食:先用鲜活诱饵料喂1-2